◎编辑 高志刚 郭成林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呈上升趋势。Wind数据显示,2023年底,大股东质押股数为5167.53亿股,占所持股数的16.02%。今年以来,大股东质押比例略有上升,最新质押股总数达到5296.7亿股,占所持股数的16.38%,较去年年底上升0.3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偏高,甚至满仓质押。统计显示,截至5月28日,207家公司最大股东的累计质押占持股比例的80%以上,其中全仓质押65家。
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编辑,部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质押股面临清算风险。同时,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质押风险的上升可能会间接影响公司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公司控股权的稳定性,从而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多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突然上升
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的标准化指导下,a股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大大降低,但仍需警惕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高比例质押风险。
截至5月28日,207家公司最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80%。其中,今年多家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使其累计股权质押比例大幅上升。
ST九芝5月28日宣布,公司控股股东李振国于5月23日将其持有的7600万股股份质押给黑龙江陈能工大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占其持有股份的35.28%。到目前为止,李振国持有的累计股份被质押占95.51%。股权质押用于个人担保业务,其目的是进一步获得继续偿还股票的专项资金。
根据海源复材近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电力)质押了3717.50万股,占其股份的78.80%,用于偿还债务。再加上之前的质押股数,赛维电力已经质押了所有的股份。
事实上,除了ST九芝和海源复合材料外,今年以来,紫天科技、骨干科技、润和软件等多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并融资了上市公司的股权。
“今年,许多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大幅增加,表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公司和大股东普遍资金相对紧张。”业内人士分析说。
经过梳理,编辑发现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实更符合这位人士的说法。以海源复材为例,自2020年跨境光伏以来,公司开始在光伏领域投资扩张。从2020年7.39%到2023年32.69%,公司光伏板块的收入比例增加了。然而,自今年以来,光伏产业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海源复材终止80亿元项目投资,转让滁州能源100%股权后,近日取消全资子公司扬州赛维。
此外,海源复材业绩连续亏损三年,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299.81万元,同比下降33.69%;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327.65万元,同比增长35.10%。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企业被重点询问
高比例股权质押背后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担忧,往往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据编辑不完全统计,在收到交易所年度报告询价函的公司中,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是询价的重点之一。
5月28日,ST亿利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询价函显示,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亿利集团持有公司12.19亿股无限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24%,其所有股份均被质押和冻结。根据公开信息,公司控股股东亿利集团已被列为不诚实被执行人。
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ST亿利及其控股股东核实并补充说明,控股股东持有的股份是否可能因债务问题而被强制执行,公司控制权是否存在不稳定风险,控股股东的财务风险是否传递给金融公司等关联方,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和运营稳定性。
近年来,中青宝在年报上接连“吃”函,现在又收到了年报询价函。
根据中青宝的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权质押比例为92.87%。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是否存在较大的清算风险,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财务状况和清算能力,结合质押的原因和合理性、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约定的质权实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价变动是否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监管部门对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的关注度仍在加大。除中青宝、ST亿利外,美锦能源、ST九芝、西王食品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因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而被询问。
高比例质押或暗示经营风险
根据历史数据,a股股权质押具有明显的特点:高比例股权质押已成为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的重要因素。
根据目前最大股东累计质押比例超过80%的207家公司的统计对象,从业绩来看,2023年净利润亏损115家,净利润同比下降37家,两家公司总数占70%以上。数据显示,大股东质押高比例股份的上市公司业绩较差。
不仅如此,207家公司中,自2023年以来,108家公司违规,112家公司提起诉讼。自年初以来,已有50多家公司收到了交易所的年度报告询价函。
正如许多业内人士所说,一般来说,质押率高的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往往面临更大的资本周转压力、可持续经营和利润压力,以及司法冻结和诉讼压力。处置不当会增加流动性风险,甚至随着股价下跌而导致清算风险,导致控制权变更或上市地位受到威胁。
因此,监管机构要求这些公司及其股东进一步披露质押融资的具体用途、股东信用状况、高比例质押的原因和必要性,以及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担保、资金占用等信息,引导控股股东敬畏风险,合理控制质押比例。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