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微
公司6英寸和8英寸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部分产品线已达到95%以上;12英寸生产线正处于爬坡量和客户验证阶段
扬杰科技
公司已满产满销;第二季度,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目前,公司有足够的手工订单
宏微科技
预计第三季度的订单将比上半年更饱和
华虹半导体
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8寸和12寸都接近满载,(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已经结束
◎编辑 李兴彩
沉默了近两年的电力半导体板块迎来了“上涨”的声音。6月17日收盘时,新能源、杨杰科技、台基股份等电力半导体公司股价上涨,为市场传递了一阵温暖。《上海证券报》编辑从多家电力半导体公司的采访中了解到,总体而言,电力半导体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主要晶圆厂的生产能力接近满载,价格上涨已成为业内热门话题。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产业链库存的清理和需求的进一步恢复,电力半导体行业的繁荣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上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高端通信、新能源等领域仍将是推动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走出景气低谷 代工厂接近满载
“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电力半导体的价格开始稳定,晶圆OEM的产能利用率开始上升。”一些半导体从业人员在接受编辑采访时表示,目前,晶圆OEM,IDM(即垂直设计制造一体化)工厂接近满产状态。
近日,多家电力半导体公司披露了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情况。华润微在接待机构调查中表示,公司6英寸和8英寸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已达90%以上,部分产品线已达95%以上;12英寸生产线正处于攀爬和客户验证阶段。杨杰科技表示,该公司已处于全产全销状态。
“功率半导体比预期恢复得早,我们的生产线基本上已经满了。”在晶圆OEM工厂,芯联集成相关人士告诉编辑。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的报告称,华虹半导体的产能利用率已超过100%。
去年第四季度是电力半导体价格的最低谷。从今年1月开始,捷捷微电、扬州晶信微电子有限公司、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部分产品开启了涨价模式,涨价幅度从5%到20%不等。
“一方面,消费电子产业在今年第一季度恢复;另一方面,高端汽车电子、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性能计算和高速通信需求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驱动力。”对于功率半导体的恢复能力,一家功率半导体上市公司的高管告诉编辑,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继续稳定,风景存储的需求也在今年第二季度稳定,功率半导体目前处于温和恢复阶段。
对于人工智能给功率半导体带来的新需求,新联集成总经理赵琦表示,人工智能不仅带来了云服务器、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增长,而且推动了“发电-输配电-用电”全链功率半导体用量的系统改进,刺激了功率半导体库存业务的增长。
在最近的一项机构调查中,人工智能催生了对大型GPU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公司的第一代BCD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第二代55nm解决方案已经为关键客户提供了重大指定。公司正在扩大客户基础,加快产品进口,BCD产品将成为公司的增长点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订单信息有效地证实了产业复苏和新需求的强劲。
华润微表示,目前下游库存去化进度已基本完成,公司订单逐月增加;公司有SGT MOSFET等功率半导体产品可应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等领域,目前已供应。杨杰科技表示,第二季度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公司手头订单充足。宏伟科技表示,预计第三季度的订单将比上半年更饱和。
开启价格上涨模式 可持续的市场需求
由于繁荣的复苏比预期的要好,一些IDM动力半导体制造商在5月份提高了一些产品的价格。例如,杨杰科技表示,公司根据市场供需、成本等因素确定价格上涨,公司产品价格上涨调整,整体价格上涨趋势。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晶圆代工厂已不再接受客户的议价谈判,一些晶圆代工厂正在酝酿近期涨价。
“今年电力半导体的总体步伐是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上涨。”展望下半年,电力半导体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链库存清理,需求进一步恢复,预计下半年电力设备行业繁荣将继续上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高端通信和新能源将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俊军在5月份表示,华虹的产能利用率在第一季度大幅上升,8英寸和12英寸都接近满载。(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已经结束。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价格将开始上涨。
一般来说,当功率器件行业繁荣进一步上升时,中低端产品可能会率先上涨,相关IDM制造商和晶圆OEM制造商将受益。从行业逻辑的角度来看,当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大幅上升时,往往愿意将产能分配给高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和客户。此时,“通常用于填充产能”的低端产品和客户将提高价格。晶圆厂将从价格上涨中受益,芯片设计公司需要将价格上涨传递给下游客户。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价格上涨从中低端产品开始,但从产品利润率、产能获取和下游需求的角度来看,高端产品制造商是行业繁荣的主要受益者。
“鉴于我们专注于中高端产品,如果晶圆厂下一步涨价,我们也有信心和议价能力传递下游高端客户的价格。”对此,某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上市公司表示,公司产品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计算等需求旺盛的领域,工控产品需求持续稳定,第二季度光存储产品恢复稳定。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