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闷热总让人辗转难眠,明明身体疲惫不堪,大脑却异常清醒。看似常见的夏季失眠,若长期忽视,不仅会导致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情绪焦虑等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健康状态。
藏在高温里的失眠诱因
夏季失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生理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高温天气会扰乱人体体温调节机制,正常情况下,人体入睡时核心体温会下降0.5-1℃,但夏季夜间气温居高不下,尤其在湿度较大的南方,体表散热困难,体温无法顺利回落,进而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时间延长。其次,夏季白昼时间延长,自然光照射时间增加,会干扰人体生物钟的“昼夜节律”,使得本该在夜晚分泌的褪黑素分泌量减少,而提神的皮质醇水平相对升高,导致“该睡时不睡,该醒时不醒”的睡眠紊乱状态。此外,夏夜蚊虫滋扰、空调使用不当(温度过低或空气干燥)以及因闷热产生的烦躁情绪,都会成为失眠的 “助推器”。
打破失眠循环的实用方法
改善夏季失眠,需从调整生活习惯与优化睡眠环境双管齐下。在环境调节上,可在睡前1-2小时关闭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4-26℃,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帮助睡眠。饮食方面,晚餐避免摄入辛辣、油腻食物及酒精、咖啡因,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兴奋,加重失眠;睡前1小时可饮用温牛奶或吃一小把杏仁,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褪黑素合成。作息调整同样关键,即使在周末也应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白天过度补觉打乱生物钟;傍晚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需在睡前3小时结束,以免运动产生的热量和兴奋感影响入睡。
从身心放松到睡眠修复
夏季失眠往往伴随焦虑情绪,而情绪紧张又会进一步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睡前的“身心减压”尤为重要。可以尝试“478 呼吸法”:用鼻子安静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再用嘴缓慢呼气8秒,重复5-8次,通过调节呼吸节奏让神经系统从“兴奋”转向“抑制”。也可在睡前进行10分钟的正念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身体感受上,减少大脑中杂乱的思绪。
对于长期受失眠困扰、经生活调整后仍无改善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药物来调节睡眠,例如创新中药益肾养心安神片。该药具有益肾健脑、养心安神的作用,其组方源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酸枣仁汤、百合知母汤,并添加了补肾填精和理气活血的成分,对失眠可实现标本兼治。临床研究证实,益肾养心安神片可有效改善失眠症(心血亏虚、肾精不足证)患者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早醒、睡眠时间短、多梦等问题,同时明显改善心悸、神疲乏力、健忘、头晕、腰膝酸软等症状,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睡眠健康需要“主动管理”
夏季失眠的普遍性,往往让人们误以为“熬过去就好了”,但事实上,任何形式的睡眠剥夺都会对身体造成累积性伤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减退、代谢紊乱,甚至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关注夏季睡眠健康,本质上是在守护身体的“修复机制”——睡眠是人体器官自我修复、免疫系统强化、大脑整理记忆的重要时段,只有给身体“充满电”,白天才能精力充沛。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