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归实际、渴望稳定、备战公考。近年来,“考研热”已有降温,而“公考热”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的“备考热”也在江苏大地持续升温。暑期正是公考学习的关键时间,大批学生和家长涌入培训机构的各类考前特训营,与即将到来的26大考争分夺秒。
走访泰州海陵的某公考培训基地,编辑便看到咨询老师正在积极地为来校家长们介绍考情、解答疑问,教学区域更是有百余位学子正在积极听取课程内容。此处的校区负责人颜瑞告诉编辑,备战学员以即将大四的应届大学生居多,也有不少低年级学员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开始备考,除本地高校学生以外,也不乏有暑期返泰学员,并有远在他乡线上跟课的学员一同参与这场“公考马拉松”。
近年来,各大公职类考试的应届生岗位逐步增加,对应的应届身份在公考中也开始愈发重要。横向比对同类型专业的社会考生岗位而言,其报名人数更少,进面成绩更低,竞争难度更小,可谓是“应届执手中,少付十年功”。
行测与申论的学习交叉于国省考、事业编、央国企与军队文职等考试中,如何才能在毕业季稳步走向理想岗位,关键还在于适时把握应届生身份开始备考。在南通某机构咨询部负责人沈颖的介绍中,编辑也了解到,如经济类、计算机类、中文文秘类、财务财会类、法律类等各公考热门专业的考生,其专业通常设岗众多,对于选岗及笔试进面的实际上岸要求是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准确把握学习方式,便可留住上岸机遇。
盐城一家公考培训机构的集训营同样座无虚席。现场的120多名学员中,八成以上都是从零开始进行备考的附近高校大学生。负责行测文授课的葛婧老师在课后向编辑介绍到,从理论授课再到刷题练讲,来校学员们无一不在践行班主任老师制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阶段的模考测试与谈话沟通,将做题速度与正确率逐步提升至预期目标,以拔高个人公考的综合竞争力。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总书记的2025新年贺词,是编辑在诸多机构学员口中听闻最多的一句话,实在令人振奋。逐梦之路何其艰难,但总有拼搏者斗罢艰险后得偿所愿。其实,成功的道路一直以来从未改变,它默默地在尽头守望,只待有心人踏上圆梦的征途。备考学子们或是期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或是在拼搏自己理想的岗位。
根据泰州某培训机构的教务杨老师的介绍,也能了解不少上岸学子的学习。
公考热度的攀升不局限于国考,近年来江苏省考及事业单位考试的竞争比例也开始有上升势头。2025年江苏省考报名人数约40万人,全省平均竞争比为42:1,其中南京报名人数最多,高达83746人,平均竞争比为70:1。江苏高仕教育总校区执行校长、公职类考试规划专家王冰指出:“让学员更懂公考,比盲目开始备考更重要。在逐年走高的公考报名数据中,让学员有效定位、精准报岗是高分上岸的先决条件,同时保障教材编排贴合本地特色考点,并不断创新授课与督学形式,深入师资、教研、管理、规划四面齐进的教学方针,以标准化的高分流程与个性化的培训辅导,助力广大有志学子圆梦成公、走向仕途。”
炎炎夏日,为梦扬帆,不甘平凡。期盼已经走上公职岗位的青年人都能恪尽职守、为国分忧。也相信公考征途上的莘莘学子们,一定能践行梦想,高分上岸,仕途璀璨。
【文案编辑:杨宗洁】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