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这场科技与运动的盛宴中,"天工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是获得亚军的"N2"机器人和季军"行者二号"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本次半程马拉松比赛的20多款机器人中,许多整机或关键零部件均来自江苏地区,彰显出显著的区域产业特色。
从企业布局来看,赛事前三名的背后公司均已落户江苏:
"天工Ultra"由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尽管其组织机构位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但与江苏省无锡市渊源颇深。早在2020年,无锡天奇股份便与优必选合资成立了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优奇智能入驻无锡经开区;到2023年,双方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经开区建设工业级机器人和室外L4级无人物流车的研发测试及生产总部。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6月底前正式投产。
"N2"机器人由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据了解,该公司已经与江苏常州市天宁经开区达成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并将其引入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来自苏州吴江区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同样备受关注。这款由乐聚机器人开发的1.7米高机器人是国内首款具备跳跃功能和多地形适应性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目前,乐聚机器人位于东太湖度假区的江苏省首条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已正式动工,预计年产能可达200台。今年1月,该公司还完成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袁帅分析指出,江苏各城市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常州以武进区为核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在机器视觉和智能医疗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无锡则聚焦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前沿领域的发展;苏州则通过乐聚机器人"夸父"等项目,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方向持续发力。
近期,江苏省按下机器人产业布局的"加速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作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科技投资领域之一,具身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产业链支撑。袁帅认为,江苏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等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数据显示,苏州市已聚集60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73家,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1395亿元。常州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RV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领域也展现出强劲实力。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江苏省正在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常州、苏州、无锡等地通过差异化布局,形成了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随着优必选、松延动力、乐聚机器人等一批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江苏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高地。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