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确定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一研究值综合考虑了5年限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限银行定期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多领域利率变动趋势,并结合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状况。该数值由协会每季度公布一次,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第二期研究值,较首期2.34%的数值下调了21个基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利率及保险行业环境的变化,人身险公司需要具备快速调整和应变能力。在产品端,保险公司应当加快向浮动收益型产品的转型步伐,并持续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
根据监管规定,人身险公司需加强趋势性分析和前瞻性研判,动态调整普通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以及万能型人身保险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当人身险公司在售产品的预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偏离研究值达到25个基点及以上时,将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设定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至2.0%,而万能型保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则为1.5%。目前,绝大多数人身保险公司均已按照这一标准执行。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普通型保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偏离首期和二期研究值15个基点和37个基点,尚未触发连续两个季度偏离25个基点以上的调整条件。因此,预计大部分人身险公司会维持现有预定利率水平不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预定利率参考了多种长期利率指标,这有助于加强保险行业与金融市场的联动,促进保险公司更从容地开发产品,并推动行业公平竞争。
加快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已成为多数人身险公司的共识。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显著加大了对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推广力度,相关产品和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也表示,公司将重点推进分红型产品转型,并推出更多具有养老财富管理功能的高性价比保障类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2025年以来保险行业新备案的230余款人寿保险产品中,分红型产品占比接近四成。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认为,在预定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分红险在公司产品中的占比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变动趋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并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状况,适时调整产品定价策略。这些举措旨在优化负债质量管理,强化资产负债联动效应,确保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健发展。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